作者: 來源: 發布日期:2020/6/24 8:29:36 訪問量:
日前,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組織科考隊開展了2020年度黃河源區科學考察與采樣工作。
科考隊自成都出發,經阿壩藏族自治州紅原縣到達黃河源區支流白河。在平均海拔3700米的白河流域,隊員們克服道路崎嶇、任務繁重、天氣多變、高原反應等不利因素,歷時9天,自白河上游至入匯黃河干流的把口站唐克斷面,共進行了21個斷面45個樣點的考察、觀測與取樣工作,采集了包括浮游動物、浮游植物、底棲動物、水體、底泥、底棲微生物等水環境與水生生物樣本近200份,圓滿完成本次考察任務,掌握了黃河源區支流白河流域的水文、水質、水生生物、河流形態等第一手資料,進一步夯實了黃河源區科學考察與系統觀測工作。
本次科學考察是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長期開展的黃河源區科學考察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承擔的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黃河源區牛軛湖淤積演變對湖內底棲生物的影響研究”、院所長基金項目“黃河源區水源涵養與不同區域幸福河關鍵指標論證”等科研項目的重要工作內容。通過近年來持續對黃河源區的科學考察工作,獲取了黃河源區干支流流域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基礎數據,為進一步研究黃河源區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河道演變、植被地貌等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提供了數據支撐,為下一步做好黃河源區生態保護和水源涵養能力提升等奠定了良好基礎。